少侠出川酒

2016年12月1日第37期        作者:刘彬 周梦姗 陈小蓉        2016-12-21       

文/刘彬 周梦姗 陈小蓉 编吴弩


/少年壮志不言愁

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功夫,用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做人、做事得有讲究——话糙理不糙。白酒,素来被视为传统的产业,和所有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一样,在它的江湖中,老人们总是能够得到足够的景仰。

沈怡方、赖高淮、高月明、季克良……这些曾为中国白酒做出巨大贡献的耄耋老者就是白酒江湖里的王重阳、周伯通、洪七公!

然而,江湖不仅需要被尊崇,也需要被激励。正如武学大师做梦都想找到传其衣钵的弟子一般,白酒界的大师们,也从未停止过对白酒新生代人才的殷殷期盼。

因为足够年轻,所以能继工匠精神之绝学;因为足够年轻,所以能够写意人生,笑傲江湖!

10月中旬,由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四川省财贸轻化纺工会共同举办的2016年四川省白酒品评职业技能竞赛暨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专家委员会委员(生产技术组)换届工作会在金堂召开。来自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水井坊、沱牌等120余家酒企、科研院所的395名顶尖白酒品评选手参加角逐,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的魏江志、四川省宜宾吉鑫酒业有限公司的龙治国、四川省文君酒厂有限责任公司的黄琦、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郭佳、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唐贤华脱颖而出,获得竞赛的前五名。

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1岁!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白酒的老迈;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悲观。希望在他们身上闪烁,传承千年的白酒工艺,在他们手中变幻出魔术般的色彩。

因为有人才辈出,川酒才得以更上一层楼,作为未来酿酒技术的中坚力量,他们用超出同龄人的努力与付出,让白酒这个古老的技艺得以传承,他们对白酒的敬畏,执着,以及全新的理解,很可能解决行业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与年轻人沟通的尴尬。

少年壮志不言愁!

面对这样的一份年轻,一贯偏于严肃的我们也打算难得的“轻狂”一次,用金庸老先生笔下的英豪们来为这五位翘楚喝彩——为川酒雄起,为白酒业未来的希望而赞叹!

魏江志:以志纯心,行至纯事

所属: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

年龄:36岁

职务:酒体设计中心主任助理

英豪谱:郭靖

郭靖并非天纵之资,但他却能心思单纯的去专注,去沉浸。在竞赛中拔得头筹的魏江志年岁最长,在暗合郭靖特质的同时,也算是从另一种角度符合了郭靖“侠之大者”的称谓。

“品酒没有捷径,必须很投入才可以”,在魏江志看来,品酒就是四件事:第一是把这份工作当成爱好;第二是不断努力,不断探索;第三是通过大量的品鉴去积累,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第四是静下心来专注的去做事。他说,品酒没法一蹴而就,酒质是一家白酒企业的核心,踏实前行才能对得起每一个消费者。

简单,实在,本心。

这一次的“四川省白酒品评职业技能竞赛”有近四百名高手参赛,36岁的魏江志能以95.8分的成绩成为第一人并非无因。然而,他却说自己只是“运道好”。

魏江志很认真地告诉记者,被公司推荐参赛时,他并没有誓在必得的心思。“强手如林,我的实力也就是中等偏上。事实上,我只是把比赛看作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顺便检验一下自己的专业能力。对我来说,专心做事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川酒逐鹿,争是不争,不争是争,抑或是,老天偏爱笨小孩?

当过兵的魏江志是在20岁转业进入水井坊的,一干就是16年。2004年,他在机缘巧合下进入酒体中心干起了品评工作。行伍出身的魏江志爱喝酒,但他很有节制,他说,那时候他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是在“乱尝”。

“因为好这一口,刚到酒体中心时就经常去尝酒,各种胡乱的喝,没什么套路。领导问我感觉咋样,我说不出什么理论,就很直接的表述了自己的感受。没想到领导居然做出了‘小伙子有点底子’的评价。”魏江志笑言,这个看起来轻描淡写的肯定让他踏上了品酒这条路,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执着的魏江志并未因偶然的机缘而轻忽这份职业,12年来,他日复一日的品评酒样、勾调小样、探讨样品,整天整天的扎进去,有时品酒品到舌苔发黑发麻。魏江志说,天赋不可恃,仅有天赋而不热爱不付出,终究难成大器。

就连记者对他的采访,也是用时颇久才接到回电。魏江志说他每天都很忙,8小时的常规工作时间根本不够用,因为工作中不允许带手机,也很少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所以“反应迟钝”。

“刚接触白酒时,只把它看成是一份工作。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它,它就是我唯一的事业。”魏江志说他从来不去预想结果,他想得很少,仅仅是单纯的喜欢用平和的心态去专注于当前。

“仅仅是”,这三个字并不简单。

事实上,记者并没有在魏江志身上感受到多少冠军的喜悦,他似乎已经习惯了平常心。

平常心是道,合于道,方致远。

魏江志之胜,胜在至纯,以至纯心做至纯事,一如郭靖的“傻”。大道至简,以纯心而行于酒道上的他,实至名归。

龙治国:寂寞深处灿芳华

所属:四川省宜宾吉鑫酒业有限公司

年龄:31岁

职务:储存与勾调办公室主任(2012年考上四川第八届白酒省评委)

英豪谱:张无忌

龙治国与张无忌的相同点大抵有三处,一是抉择,二是守心,三是出身。所谓抉择,张无忌习武是为了祛病,龙治国起初想做的是公务员、教师、销售;所谓守心,张无忌身为明教教主而无野望,龙治国年纪轻轻而甘于寂寞;所谓出身,张无忌与武当渊源极深而入明教;龙治国毕业科班而不入名酒企。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汇来概括他们之间的联系,那就是:“赤子”。

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来自四川省宜宾吉鑫酒业有限公司的龙治国能将“榜眼”收入囊中,多少还是有些令人侧目。

名酒企无疑有着更多的酒样,更多的技术高工和老技师,龙治国为何能击败“师出名门正派”的对手们,杀出重围?

2008年临毕业时,龙治国也和大多数的同龄人一样,懵懂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公务员、教师和酒类销售成了他最初的职业意愿。

然而,有“四川白酒黄埔军校”之称的四川理工学院的“出身师门”最终让龙治国跟随师兄、师姐们的脚步,走进了酒厂。“到了一线后,我发现自己所学的微生物学、化工原理、菌种选育、生物工程、发酵工程、白酒工艺学等知识正好派上用场,在这样的契合中,我感受到了中国白酒的神奇。”龙治国这样说道。

2008年,初出茅庐的龙治国进入四川省宜宾吉鑫酒业有限公司,从事白酒化验分析工作。这是一家成立于1984年的老酒厂,其原酒产品在宜宾乃至四川都比较知名。这家酒厂不仅拥有四川省名牌产品“今良造”系列品牌酒,企业制度也很规范,质量等级划分很细。龙治国说,这家酒厂的氛围很好,不论职位高低,都统一实行一年一度的末位淘汰机制,以老、中、少梯队的结构和人才培养兼顾竞争机制来大大地提高了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而龙治国最初担任的白酒化验员的具体工作则是负责日常产品的取样并如实填写记录报告,同时检测原料和成品,出具检测单。这些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重复、单调的工作并未让龙治国有所懈怠,每逢空闲,他总会找同事、前辈学习白酒的品评、勾调知识。“冥冥之中,我所做的一切都为品酒打下了基础。这或许就是缘分天定吧。”在龙治国的叙述中,对这份职业的喜爱溢于言表。

   “当时,我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白酒化验员,但我这个人就是喜欢钻研搞不懂的事。在我看来,既然在酒厂里工作,就得对白酒知根知底,不仅要懂化验、懂技术,还要会品酒。”龙治国说。

2010年,对工作认真负责的龙治国获得了领导的认同,他受命管理质检室,并涉及部分酒库的日常管理工作。这样一来,龙治国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品尝不同的酒样。每周新酒入库,尝评员进行品评定级验收时,龙治国总会在一旁认真倾听,逐渐熟悉了白酒的品评工作。而每当龙治国处理完自己的工作,他也会到酒库去品酒,刚开始是模仿,后来随着和同事、领导们交流沟通的深入,他有了自己的判断力。

2011年,龙治国所在的酒企发展壮大,扩建新厂。企业领导决定大胆起用新人,并在内部招聘中层干部管理岗位。

   按照规定,中层干部管理岗位必须有3年以上的相关工作从业经验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必须熟悉竞聘部门的相关操作。

“当竞聘岗位的通知出来时,我下定决心要去考。我的想法很简单:竞聘成功的话,就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各种酒体、酒样;倘若不能,也可以激发我的斗志,让我更加努力的去钻研和学习。一个人,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上不停向前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龙治国笑着说。

结果,龙治国凭借白酒化验、质检室管理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对白酒品评的初步了解而通过了公司中层干部管理岗位的竞聘,成为了储存与勾调办公室主任,负责储酒车间的运营管理和食品质量管理、白酒品评勾兑工作。

虽然没有在五粮液、泸州老窖这样的一线名酒厂工作,但科班出身的龙治国却比其他人走的弯路更少,除了所学的先天优势外,龙治国的耐得住寂寞帮了大忙。

龙治国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负责储存车间的日常工作安排。厂里出的每一斤酒都要经历入库、定级、转运、储存、复选、酒体设计、勾调组合、成品灌装、出库外销等环节。工作繁杂而量大,出一点儿错都是大事;二是担任公司品评小组的成员,为每周的新酒进行品评、定级、验收,并且按相关要求勾调组合小样、大样,按时品评、评定各种等级的成品酒。

比起张无忌孤身一人在山谷里苦练九阳神功,龙治国面临的挑战显然更大。除了每日枯燥的重复工作,他还必须抵挡各种诱惑:白酒销售的工资待遇远远高于白酒技术人员;美食纷纭,却只能吃得清淡……不仅如此,同事之间的晋升竞争、大量的工作安排、不间断的考试压力——这是一个花花世界,入世而出世远比遁入山林来得困难。

然而,龙治国经受住了人生的考验,他做得很好。

龙治国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能获得第二名,除开运气成分,长期的酒库管理工作给了他极大的助益。“白酒有灵,在酒库的时间久了,接触、品尝、收集到的白酒越多,我就越发清楚地确定这一点。我的心态由此而不同,看世界的眼光和行动也就有了一份冥冥中的指引。”龙治国说,漫漫数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总是充满了偶然,有机遇,也有歧途。作为一个年轻人,他的选择是静心,多一份宁静,少一点浮躁,唯如此,方能悟酒。

龙治国的此番体悟,源自2008年初与时任技术总工程师的樊云的一次谈话。“那天下着小雨,樊工约我到办公室谈话。他的办公室很简单,除了储存酒样的酒柜,只有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着几个洗得很干净的酒杯、工作笔记本和笔。樊工说的话很实在,从他在白酒品评中遇到的难题,到品评如何给实际生产带来帮助,再到技术改革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基本上就是一次对他自己品酒人生的总结。”龙治国回忆说,那次谈话进行了很长时间,让他感悟良多,让他看清了自己未来要走的道路。


黄琦:匠心砥砺宝剑锋

所属:四川省文君酒厂有限责任公司

年龄:27岁

职务:尝评勾调中心尝评员

英豪谱:令狐冲

如果没有风清扬,令狐冲便学不会独孤九剑,名师是因,高徒是果。璞玉需琢磨,时年27岁,在竞赛中取得第三名的黄琦在评酒大师吴晓萍和白酒工艺大师严志勇的“调教”下,不负众望,脱颖而出。

2011年,毕业自湖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系的黄琦进入文君酒厂。按照文君酒厂的内部规定,新员工进入酒厂后需要当一年的管理培训生,在各个部门进行实习,最后酒厂根据新员工自己所擅长领域划定部门。黄琦首先被分配到生产部门,负责技术检验、化验等日常工作,这与他从事白酒酿造生产的想法不谋而合。

几个月后,首席调酒师吴晓萍和酒厂的几位技术带头人成立了一个品尝培训班,得知消息后,黄琦想去凑凑热闹。“年轻嘛,总是想多看看,多学学,再说还可以一睹吴老师风采,所以就去了。”黄琦这样说道。

就像令狐冲和风清扬的偶遇一样,这个小插曲改变了黄琦的职业生涯。

“参加培训的主要是管理培训生和感兴趣的老员工。每个周末,吴晓萍老师和部门领导就会采用现场品尝的方式对大家展开约两小时的培训。两个月后,酒厂内部组织了一次品尝考试,我很意外地获得了第一名。”黄琦说自己此前在这方面的基础几乎是零,私底下也很少喝酒,因为他是那种喝一点脸就红的人。

亲手调制出国窖1573、酒鬼内参、文君天弦等名品的吴晓萍敏锐地发现了黄琦卓越的天赋,她找到黄琦当时的领导,建议把黄琦转岗为尝评员并系统学习专业尝品知识。

吴晓萍的肯定让黄琦非常振奋,经过反复、认真的思考以及多方面的沟通,黄琦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尝评员,矢志不悔。

黄琦说,虽然发现自己天赋的过程有点戏曲化,但他之所以能小有成绩,后天的学习才是主因。“1分天赋加99分汗水是真理,天赋只是给了我一个基础,如此而已。”黄琦这样说道。

成为尝评员的黄琦,开始每天跟着身为中国白酒工艺大师的师傅严志勇下酒库品基酒。品酒时,严志勇会给他讲每一杯酒的缺陷和优点,所有的细节,黄琦都会默默地记在笔记本上,然后整理巩固。老师引进门,修行在个人,由于底子薄、基础差,黄琦用加倍的努力弥补着自己的短板。

谈到严志勇这位恩师,黄琦充满了敬意。“有时我的尝评判断会和老师出入较大,如果和同事们交流后仍然不能得到答案,我就会去找老师探讨分析。私底下,老师对我们各方面都非常照顾,还会邀请我们去尝他以前保存的酒样,把质量参差不齐的酒倒在被子里,然后打乱顺序,让我们根据尝评判断来重新排列。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当然,黄琦的尝酒也非一帆风顺,刚开始时,因为长期处在藏酒洞的潮湿环境里,他的脚、手、嘴巴都长了白色水泡,痒痛难当。不仅如此,因为酒量较小,黄琦经常尝酒尝到一半就满脸通红,不胜酒力。有时他一天要尝160多个酒样,工作结束后舌头都失去了知觉。但倔强的黄琦没有放弃,他说自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在新的岗位上做到最好,不让每一个人失望。            

品鉴原酒酒样,定级,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味道选择组合,封存于陶坛中。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黄琦感受到了白酒的魅力,并凭借强大的内心终有所成。

黄琦说,他希望将来能在品酒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酒体设计方面有所建树。我们相信,慧而勤的他,此志必遂!

郭佳:青春灌溉川酒花

所属: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年龄: 31岁

职务:酒管中心酒体设计员

英豪谱:程灵素

仅就容颜来说,程灵素在金庸笔下的众多少女角色里绝非上乘,然而她却自有独特的魅力。她是一个聪慧、内敛、专注的女子。程灵素之于郭佳,共同点在于专注而专业——程灵素独守寂寞而习得医毒双绝;郭佳潜心酒道而成川酒之花。

郭佳是竞赛前五名中唯一的女性,她所学的专业与白酒毫不沾边,这就意味着,她必然有着更多的付出。

2008年,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郭佳参加泸州市大学生招聘,由此踏进了泸州老窖的技术中心。当时不会有人想到,这份阴差阳错会在日后绽放出一朵绚丽的川酒之花。

对白酒一窍不通的郭佳也曾有过惶恐,不得已,她只能用“笨鸟先飞”来给自己壮胆,她安慰自己说:“勤能补差,只要肯吃苦、肯学习,我就一定能够缩短差距,甚至做得更优秀。”

从此,在泸州老窖技术中心的老师傅后面就多了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小姑娘要么在听,要么在记,要么在询问。为此,郭佳付出了很多,20岁出头的女孩,下班后逛街、淘宝、和闺蜜聚会是常态,而郭佳却只是在看书,看与白酒有关的书。

一年后,郭佳完成了在技术中心、生产部、酒管中心等部门的轮岗实习,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酒管中心做尝评员。

虽说这时郭佳已经对白酒的生产工艺、酒体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强烈的危机意识仍然笼罩着她,在她看来,和其他的同事相比,自己仍然是只“菜鸟”。

于是,在接下来的八年时间里,除了培训、比赛或领导特殊安排,郭佳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基酒定级、基酒组合、勾兑勾调——郭佳的韶华在这样的重复中流淌,白酒的精华却在她心头悄然沉淀。郭佳说,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对她专业技能的一次检验,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尝评员,就必须在平常的工作中找到瑕疵,力求上进。

在酒厂里,每个月都会进行品酒培训,然后考试。从不缺席的郭佳总是静静地坐着,只听不说。她认真地体会着接触到的每一种酒样,把它们放在自己心头,在脑子里勾勒着属于自己的尝评蓝图。郭佳认为,只要是与品酒有关的一切培训、竞赛,尝评员都应该尽可能地去参加。作为尝评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研究自己酒厂的酒体、酒样,但培训和竞赛却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新鲜的酒体,对自己、对酒厂都有积极作用。

“今年3月份,我参加了由中国酒业协会在泸州主办的全国品酒师大赛。比赛的内容包括定香型、发酵剂、酿酒设备、酒度、等级、质量排序、酒样是否重复、酒样是否再现等9项。除了想检验下自己的能力,我的主要目的就是想从其他参赛者身上学到更多的品酒知识,在参照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身为女性的郭佳没有很多男性尝评员的面子观,别人往往也愿意和她这样的美女交流心得。

郭佳坦言,刚学品酒时她的感觉并不灵敏,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愚钝。但通过大量参加培训和竞赛,她接触到了相对丰富的酒体,视野得到了拓展,感觉也就渐渐地得到了磨砺提升。“我是个实战派。”郭佳笑言。

在总结成功经验时,郭佳再三强调:“培训和竞赛就是王道”——以赛代练,通过竞技来强化知识和技能,这正是她参加2016年四川省白酒品评职业技能竞赛的初衷。

从惶惶不可终日到赛事老将,从自谦到自信,郭佳用自己的汗水和年华完成了一介青衿到川酒之花的蜕变。专注的男人最可爱,女人何尝不如是?

唐贤华:爱酒何惧江湖远

单位: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年龄: 29岁

职务:酒类与食品工程系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师

英豪谱:段誉

段誉和唐贤华的共通处大致有二,一是他们都很腼腆,一和女孩子说话脸就红;二是他们都“不务正业”——段誉明明是大理国皇孙,却要跑去趟江湖;唐贤华身为教师,偏要跑去品白酒。

在此次竞赛的前五名中,唐贤华是唯一一位非酒厂人士。他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性的专业学习,也没有酒厂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但是,他的成功却并非偶然。

2010年6月,唐贤华自西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此时,他还未真正接触到白酒行业。当时,他的很多朋友都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他的老师建议他考虑白酒这个方向。2010年9月,唐贤华考入四川理工学院发酵工程专业,开启了对白酒的探索之路。

在读研究生期间,唐贤华在五粮液技术中心主任赵东的带领下,进入五粮液酒厂做课题。他参观了五粮液的生产车间,初步了解了白酒的生产工艺。“之前,我对白酒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赵老师带着我把整个生产流程都过了一遍,这为我的白酒品评奠定了基础。”唐贤华认为,了解白酒生产工艺是品酒必不可少的环节,唯有如此,才能更加深刻的认知酒体。

2013年,唐贤华进入四川省酿酒研究所工作,做培训、做项目、给企业做技术服务。尽管事儿有些琐碎,但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品酒。“研究所里的老前辈在空闲时会教我们一些基础的品酒知识,怎么品、怎么闻,我对这个很感兴趣,下来自学,不懂就问同事、问前辈。”虽然研究所里的领导并没有规定必须学习品酒知识,但爱好在此的唐贤华只要一有空就会去品尝所里的酒样,并顺势向同事、前辈请教。他总是谦虚地听取每个人的评价,然后再对比自己的结论进行总结。倘若尝评的结果差异较大,而对方又不能说服自己,唐贤华还会找来更多的人聚集到一起探讨,直到有分晓为止。

在当时的四川省酿酒研究所里,唐贤华算得上个子最高、学历最高的人。不仅如此,他的酒量可以独自“承包”酒桌上的敬酒,还打得一手好篮球。换句话说,他就是酒研所里的小鲜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但有一点意外的是,他居然很腼腆,腼腆到和女孩子多说几句话就会脸红。

负责此次竞赛的焦健回忆道:“有一次和他去北京为酒仙网做培训工作,他穿了一件特大号的童装,一看就是单身未婚,穿着打扮都没人给他操心。但一工作起来,大箱子、重箱子他抢着搬,累活儿抢先上,连合作单位的敬酒他都包了,简直就是我们培训部的尖刀和顶梁柱!”

很快,唐贤华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飞快地提升,后来,研究所把四川省重要的科研课题——健康饮酒项目交给了他负责。

尽管在研究所里获得了极大的成长,然而,不甘于默默做实验的唐贤华思考起了自己未来的道路。他希望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他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白酒、了解品评、爱上白酒。

能否把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唐贤华的答案是:“我愿意做这个试金石!”

2016年,唐贤华辞掉了研究所高薪舒适的工作,进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了一名酿酒技术方面的专业老师。

“和学生们分享经验、心得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每天,我除了给学生们上课以外,就是品评。我觉得非常充实。”唐贤华说。

唐贤华平均每天要给学生上4-6节课,其余的时间,他会在办公室里品酒。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的酒样,就算是上课的间隙,他也常常会来那么一下。

唐贤华说,平时他会有意识的去收藏酒样,在学校里,接触的酒样有限,所以他很珍惜自己每一次品酒的机会。

“在四川省白酒品评职业技能竞赛前夕,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和四川省酿酒研究所在成都金堂联合举办了一场培训会,我们学校有两名老师参加。我们在现场搜集了一些酒样带回来品评学习。那段时间,每天大家都是5轮左右的酒样尝评。因为酒样很少,所以我们往往是尝了以后又把酒样倒回去。”唐贤华说。

酒样少,唐贤华他们都是采用“轻抿”。办公室有三名老师,其中一位是四川省白酒品评职业技能竞赛的老评委。只要没课,唐贤华都会和他们聚到一起练习品评,在品评的过程中,唐贤华会考虑老评委的建议,但也非完全照做。唐贤华认为,品评技术的提升就是结合前辈的经验和自己的真实感受所进行的不断对比,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和认同,那就失去了品酒的乐趣。虽然尝评的基础知识基本一致,但是每个人的想法、感受程度也是有细微区别的,他习惯于在遵循自己内心判断的前提下,寻找正确的答案。

现在,唐贤华每天至少会抽两小时用于品酒,累并快乐着。和其他的优胜者相比,唐贤华少了一分专业,多了一分洒脱。然则,在漫漫酒道上,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许,唐贤华正应了那句人尽皆知的网络玩笑话:“高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