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商面临新挑战

2016年11月16日第35期               2016-12-23       

2015  1-12月,我国进口食品金额为 548 亿美元。”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进出口食品分会的韩全保理事长指出,上述数据说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自身健康的重视度越来越强,但也意味着市场竞争加剧,洗牌在所难免。

品类竞争加剧,立足市场有技巧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都看好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 193 个国家,而中国市场上的进口食品来源区就有100以上。其中,东南亚、日韩、澳洲进口食品最受欢迎,其增速也最快,热销品来源地存在集中化趋势。

目前主要的进口品类当中,休闲食品占据主要地位。线上进口食品中休闲食品占比最高,近 40%;其次是厨房食品和营养保健品。乳制品和饮品的绝对规模虽然偏低,但其进口比例最高,说明中国消费者已经形成了选择洋品牌乳品的消费意识。

其中,2015 年进口休闲食品的销售构成中,饼 / 膨化、巧克力占比最高,糕点 / 点心增速最快。综合两者,饼干 / 膨化、糖果/ 果冻在高基数下保持高增长,为 2015 年进口休闲食品中亮点品类;这类商品中产地来自港澳台和日本占比接近一半,产生大量明星产品。


另一方面,进口食品“高人一等”的时代已经过去,消费者开始理性消费,不再盲目为进口货买单;另一方面,随着进口食品渠道商的增加,市场价格日渐透明化,过去高利润的产品,自然会被一些货真价实的产品所替代。

那么经销商怎么让自己产品在市场中立足?资深进口零食经销商秦萌女士认为,市场价格的透明化,必将倒逼经销商缩小单品利润空间。进口食品经销商要在价格透明的“微利时代”获利,一方面要通过整合上游进口商资源、缩短供应链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快速把握用户心理、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同时,宁波君雅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丁怡阳认为,进口商可以缩小选择范围,锁定一部分群体去做聚焦推广。比如他们从公司定位之初就选择欧美的中高端食品。

据分析,东南亚产品因其低价、口味不错和距离近等优势,在总体进口食品当中接受度较高。但也正因为入门门槛也比较低,冲入的产品太多,容易饱和,竞争实际上更大。从两年前开始,国内部分大的商超系统已经开始点明需要欧美的产品。

至于欧美食品售价更高的问题,丁怡阳认为消费者是分几个等级的,优质高价的产品自然有它的市场。只是说打开市场的时间会比较漫长,招商也会增加难度。但在筛选品牌的时候会注重梳理,会选择相对有影响力却还未在国内做太多开发运作的品牌。“如公司新代理了一个西班牙的圣碧涛天然矿泉水,之前大昌行已经在代理运作他们意大利生产的,这款是西班牙生产的,算是大品牌旗下的子公司。这就类似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影响力,大家都知道可口可乐不单只在一个地区生产,所以其他区域生产出来的产品,仍旧享有品牌的影响力,因此一经上市,代理的经销商也会很多。”丁怡阳告诉记者。

一般来说丁怡阳引进一个新产品回国,会在一个月之内开始排期促销。“公司在华南有跟易初莲花合作,有时候会以超市的名义做进口食品推广活动,全国 160 品牌同时参与,规模较大,人流量也更集中。”丁怡阳认为,这就类似于天猫平台发起的“聚划算”活动这种概念。超市会给活动配发活动预告,以海报、手册等形式提前发布。“如果能占据好的堆头做促销,销量可以高出平常几倍,我们有次参与活动,两天就卖了十个集装箱,大约 23 万盒的产品。”丁怡阳说,消费者只要能有第一次尝试,就会了解产品品质,其中肯定会有成为回头客的消费者。

另外,日期是进口食品的生命线,因为要经过长途运输、检验检疫、报关清关等手续,所以大部分产品真正到中国上架销售的日期,都是在生产日期 3 个月至半年以后了,所以对于经销商来说,不同日期的产品,进货、出货价都会有所不同,日期好的产品,价格更高。如何节省物流的时间和成本,也是进口商能够制胜的一大法宝。上海一名进口商表示,自己之所以选择在上海经营进口食品,与港口的货运优势是分不开的。给其他地区的分销商出货之前,也尽可能统计订单,销往同一方向的少批多量的运输,之后再分批送货到二三层级能够一定程度上节约时间和费用。

渠道运作精细化,进口的“进阶”挑战

国产跟风能力太强,但渠道操盘更精细化。进口商跟进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但可能会被收回品牌,然而不跟进又很难比拼国产的操盘,怎么办?

市场上不乏有这样的案例——原本非常好的进口食品在引进中国没多久就被国产食品超越了。举例说,源自德国的二宝维生素糖果,其公司 Storck 1903 Werthers 立,是一家私营家族式企业,目前由 Oberwelland 族的第四代负责经营。Storck 世界排名前十的甜点及糖果品牌之一。这个拥有天生“贵族血统”的业,于 2002-2003 中国市场销售,110g 规格的产品在市场终端售价约为 10-15 元。紧随其后,福建的雅客(中国)有限公司在 2003 年跟进该产品,在中国首次推出了 V9 糖果,为中国开创了维生素糖果的创新品类。60g的袋装产品终端售价 3 元左右,从中低价位介入市场。产品推广时期,聘请当红的周迅代言,身着橙色上衣,带领着一大堆年轻人活力奔跑的画面深入人心。并且打出“一天吃 2 粒,可以补充身体所需 9 种维生素”的口号。通过这类举措,雅客很快在百家争鸣的糖果市场中拔得头筹。

雅客的成功主要是因为率先对中国消费者提出了“一天两粒”的概念,加之系统的运营和推广,让它成功抢占了德国二宝的市场。

再列举一个案例,韩国的香蕉牛奶宾格瑞,于 2010 年引进中国,最初由代理商在互联网上运作得风生水起,成功成为线上热销品牌。然而很快被国内乳企跟进,当新希望的 V 美推出有低温杯装和常温 PET 瓶装两种规格后,其品香甜的口感很快在国内引发了“黄色旋风”,在 2014年糖酒会上引爆市场达到销量巅峰,甚至吸引了蒙牛、伊利、旺旺等大企业来抢食市场份额。

作为香蕉牛奶的鼻祖,宾格瑞企图重建中国市场的霸主地位,甚至到中国建厂和运作。但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消费心智已难以改变,消费者已经习惯把 V 美当做香蕉牛奶的代名词。

还可以列举一些案例。福建的巧妈妈鸡蛋布甸,号称高端果冻的开创者,单品售价超越了果冻大佬喜之郎一倍多,仍旧旺销市场,实现了年增长一倍多的复合增长率,并且带动了诸如摩卡金、蜡笔小新、乐客乐克、来一口等品牌的增长,“红火”态势蔓延至今。实际上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国产品牌,只是模仿了进口食品的包装风格。然而,正派的韩国或者东南亚的布丁却常常滞销。在超市货架上,看到部分进口果冻的产品批号甚至是去年的。

这些有历史、有品牌、有品质和好口感的进口食品为什么不能持久地占据市场?为何总被本土品牌超越?

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去看——国产企业大多都愿意扶持经销商做市场运作和铺货,包括堆头、特陈、搭赠乃至于海报和挂网,这些看似不多的费用累计起来是很大一笔开销。但国外的企业向来没有习惯对进口商做类似的扶持,只能进口商自己掏腰包去运作市场。那么问题来了,进口商如果投入钱去做市场,市场成效难以准确预估、并且会降低分摊利润,如果不投入肯定比不过国产企业的大手笔,更重要的问题是,进口商代理的品牌其实都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在市场上已经出现过好几个案例,当一个进口商花了大心血把引进进口食品。但现在品类越来越多之后,进口食品的条码费也水涨船高。”面对通路的竞品越来越多,三嘉乐表示自己公司会缩小运作范围,聚焦广州周边省市来做深做透,而不再全国撒网,在当地树立自己公司的威望和竞争壁垒,这也是一种出路。

一个进口品牌在国内市场运作起来之后,却被海外的厂家收回了代理权。根据知情人透露,上海的一家大进口商曾经把德运牛奶和欧德宝运作得声名鹊起,当全国知名度被营造起来之后,却硬生生被厂家收回了代理权,其后交给了中粮继续运作。这样的打击对于进口商来说损失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而是这么多年来培养产品的心血。

对此,上海里夏贸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彭飞表示,已经有很多进口商在熟悉市场运作之后,会找国外的资源去做 OEM 代工,逐渐打造自己的品牌。虽然品牌知名度并没那么强,在运作初期会增加难度,但这也不失为一种出路。

成立于 2003 年的广州三嘉乐

早在两年前就做到了年销售额 3 个亿以上的规模,他们的分销商在全国有 400 余家。公司的操盘经理严来燕表示:“在三年以前,进口食品的条码费很低,这是比较占便宜的。比如进入易初莲花一个国产食品的条码费要 500 元但进口食品不需要,因为当时的商超需要。

水货、假货搅局,商家要有自律责任心

“虽然说水货不代表假货,可能的确是该厂家生产的正品,但没有通过正规途径进口,在运输储运过程中有太多未知风险,而且有修改生产日期的可能。所以对我们公司来说,一旦发现有水货会立即将该品牌停掉。”成都采吉商贸的朱骏婷告诉记者。

“食品毕竟不像包包或者电子产品,食品是有保质期的,通过走私渠道进入的产品,其货源和储运条件都不能保障,导致产品变质的可能性很大。水货虽然看起来便宜,但实际上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的。”深圳恒康达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钢表示。

比如奶粉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正规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奶粉,在运输过程中都会有严格的仓储要求,包括货仓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入关之后还有相当严格的检验检疫流程,甚至对产品外包装的木箱都会有特定的检查,这样产品的品质是能够达到保障的。而水货则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可能会在高温、潮湿等各种环境下存放,也许外包装还完好,但里面的奶粉实际上已经变质了。

今,水货不仅仅是从水路来,通路方式更加多样。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粤港边界,有大批专业的“水客”存在。“他们都持有港澳通行证,一天可以在罗湖口岸之间来回多次,从香港、澳门带回来大量的产品,比如利润较大的奶粉等,从中可以赚取差价。也有一些公司会雇佣水客,把整批货物拆散带到深圳。”据介绍,除了水客之外,还有一些灰色货代公司会用“拼柜”等方式把更大批量的货物运回国内。

深圳、广州是港澳水货的集散地,此外威海、烟台等地主要集中了来自日韩的产品,台湾产品输送到厦门口岸,而广西凭祥则是越南水货的主要输入地。虽然国家每年都会查货大量的走私案件,但依然有着漏网之鱼。水货,已经成为了中国进口食品市场上的祸水。

“进口食品市场上的水货太多了,国家根本处理不完。以前台湾、东南亚区域的水货尤其多,现在涉及面更广,包括美国的星巴克,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瓶装产品都是水货。”有进口商告诉记者。水货主要的优势体现在价格上,该进口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正规途径进口的食品,需要向国家缴纳的固定增值税就有17 个点,另外还有关税,各个品类产品的关税虽有不同,但是范围大多是在 10%-35% 之间。水货避开了这两种税,至少可以比正规渠道的进口食品便宜 20% 以上。这样的价格对市场的干扰性很强。”

而在批发、电商及进口食品专卖店等渠道,水货和假货则可以用泛滥来形容。杭州杭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桂治国表示:“在批发市场上,目前监管缺失,经销商追逐利益最大化,所以导致水货和假货的存在比例居高不下。”记者在成都西南食品城看到,几家进口食品批发商的店铺中主要销售的都 G7 咖啡、台湾黑糖棒棒糖、马来西亚饼干等热门产品,绝大部分产品上都没有出现中文标签,价格也仅有商超售价的一半左右。“电商的违法成本更低,水货更多,一旦被查到,最多被封店,商家还可以另起炉灶再开一个店。”

市场上越是旺销的产品,受水货和假货的影响越大。去年,某郑州经销商给当地卖场供了一批台湾饮料,产品已经上架销售了,但几天之后就被退货。原因是卖场的采购在当地其他渠道发现了同一产品,价格要低 40%,就以“价格不稳定”为由退货。“本来是个很好的产品,在夏季正该走量的时候,却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也很无奈。”这位经销商最后把手上的货低价处理之后,不敢再接这支产品,甚至对于明明是市场热销的产品,经销商都反而不敢去碰。

“只要市场有需求,就会有假货存在。”广西凭祥睿通商贸公司的总经理马吉平告诉记者,“在凭祥边贸市场上,主要卖的是越南产品,但可说 70%   的产品都是假货,甚至有的假货还返销到了越南市场上去。”

“水货扰乱市场价格,甚至直接导致正规产品被淘汰,这种例子在市场上数不胜数,比如以前市场上销量很高的真露、能量棒等产品,现在的市场都在逐步下滑,甚至有部分产品直接退出了市场。”

济南谷麦馨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浡瀚告诉记者,直接伤害的还是做正规产品的进口商和经销商的利益。但水货的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目前各种销售渠道中,商超的监管最为严格,水货进入这个渠道销售的难度较大。“我们代理的台湾食品在进商超时都会提交各种资质认证,所有手续齐全了才可以进场。而且一般进口食品经销商在商超不会只做一两个单品,如果一旦做水货,被商超发现,会被直接取消进场权,所有品牌都会被殃及,损失也很大,所以经销商一般不会冒这样大的风险。”北京境祥春艺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正军说:“我们现在代理产品之前,也需要确认总代理的各种资质,这样如果出现问题,才能追根溯源。”

当然,这样的努力靠几家进口商是难以成大流的,抵制假货和水货的工作,需要越来越多有良心和责任心的进口商共同参与,营造好的购物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