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价涨得不厚道!

2016年12月15日 第38期        作者:渠道观察版主编:陈薏霜        2016-12-15       

   原纸吨价上涨300元、物流运费上涨约三成、玻璃、钢铁、煤炭不同程度的提价……新一轮的涨价潮来势汹汹。风声鹤唳之际,部分白酒品牌也不甘寂寞,先后发文,痛心疾首地说因原材料成本上涨,不得不提高出厂价云云。

   真相果真如此么?

   当然,原材料的集体涨价对酒企的成本是有影响的,我们不妨按平均涨幅30%来算笔账:纸盒包装约在5-8元,涨三成便是多出1.5-2.4元;玻璃价格涨三成导致每个酒瓶的成本上涨0.03-0.05元;纸箱涨价分摊到每瓶酒约0.1元——如此一来,每瓶低档盒装酒的成本涨幅差不多有2元。

   两块钱,对于零售价几十块以内的低档酒来说确有显性影响,但对五、六十块及以上的盒装酒的影响便微乎其微了,更何况几百块的中高档酒。很显然,某些品牌把原材料涨价作为提升出厂价的理由有点不太厚道。

   至于此前多家大众媒体所认为的多项原料价格的上涨是扼住了光瓶酒的喉咙,会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的说法,我也不大认同。仔细算来,在人员工资大面积上调并不明显的当下,涨价潮对光瓶酒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物流运输这一块,但细摊到每一件酒,也不过上涨了1毛钱左右,更不用说厂家还可以通过规模化发货、大批量采购包材等应对之策来对冲掉多出的成本。

   我并不否认这轮涨价潮会对白酒造成影响,但在我看来,首先,影响主要是集中在低端酒上;其次,涨幅目前也还在酒企利润的可支撑范围内。诸位大可不必过于担忧其会造成大面积的冲击性破坏,也不用打着原材料涨价的幌子来提价,毕竟,这世上的大多数人并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