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名酒涨价 源于市场信心提升

2017年5月16日第13期        作者:文 / 黑格咨询集团副总经理 徐超 编 / 刘彬        2017-07-31       

   2017 开年以后,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甚至古井贡等白酒品牌,都在不断向行业投放利好消息,尤其是这一轮次的集中提价,昭示着行业格局变动的大幕已经缓缓拉开。而这背后的根源在于高端白酒厂稳定的商业系统,即酒厂经销商团体稳定而可持续的利润体系。

五粮液:价格体系恢复刚性

   今年 3 月起,五粮液再次实现顺价销售,并且是 2003 年以来首次实现顺价销售。这是一个可靠的风向标,也是高端白酒复苏的一个重要指标。价格提升重回千元以上固然是高端白酒复苏的一个表现,但这也确实只是复苏现象的一个表面。在这个一派春光众人兴奋的表皮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骨骼支撑,复苏的皮囊就很难丰满和持久。这副骨骼是什么,在哪里?它就是高端白酒厂稳定的商业系统,就是酒厂经销商团体稳定而可持续的利润体系。过去一些年,五粮液的价格体系倒挂,一方面表现出其品牌张力存在波动性,另一方面表现出其商业系统的不稳定。这些因素传导到经销商系统和渠道里,整个的销售力必然受到影响。现在,五粮液价格体系恢复刚性,五粮液的再次实现顺价销售,是一剂强心针,是一股正能量,经销商朋友提心吊胆的日子过去了。五粮液整个渠道的脉络将会激发出新的活力,也预示着五粮液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反馈回来的利好信息也进一步刺激了五粮液酒厂的提价雄心。五粮液酒厂再次发布通知,自 2 月16 日起,五粮液 1618 产品的出厂价调价到769 元 / 瓶,批发价不低于 819 元 / 瓶,零售价为 919 元 / 瓶;52 度“普五”(亚克力盒五粮液)商场供应价为 809 元 / 瓶,零售价 899 元 / 瓶。

   五粮液在这个时间阶段再次提出涨价,很多业界人士有点感觉莫名,甚至悲观者已经为五粮液捏了把汗。笔者认为,五粮液在此时再次提价,本也在情理之中,也可以说是顺势而为。这个所谓顺势而为的操作,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方面,高端白酒在2016 年开始逐步回暖,各大名酒厂都在陆续提价。同时,名酒厂也都在不断释放利好消息,尤其是 2017 年开年以来,不断有企业鼓吹第一个月业绩和回款数字。在这种大氛围笼罩下,如果五粮液不发出点信号,在价格上不部署一下,不提出涨价跟进一下,就仿佛五粮液跟名酒厂的圈子“不入伙”似的。另一方面,年后涨价这一策略,本来就是很多酒厂控制市场、把握全年营销节奏的小窍门。这一策略的点是“进可攻退可守”。由于春节期间各个级别的渠道都有囤货,甚至消费者的家中也都还有“余粮”,这也就造成了春节后各酒厂的销售有一段时间的“空窗期”。在这一时间段进行产品提价,一来不会因价格波动对企业销量造成实质影响,二来又可以实现产品价格刚性化,给渠道树立价格标杆。如果行业大势发展向好,高端白酒厂家可以在销售旺季来临时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产品价格,实现品牌高端占位和利润攫取,这就是所谓的“进可攻”。如果行业大势不好,酒厂即可通过平稳价格或是进行价格回落,实现销量的快速提升,用以完成年度销量冲刺。这个操作,给渠道和消费者一种降价的错觉,实际上不过是春节后涨上来的价格又再次回落罢了,这就是所谓的“退可守”。本质上来说,这么多年的白酒行业的涨价落价,都是这个逻辑圈在绕来绕去。

剑南春:逐渐成为次高端价格带主流

   五粮液在忙着提价,剑南春也没闲着。剑南春提出,自2月18日开始缩减市场投入费用,缩减额度为 10 元 / 瓶,这种变相涨价的比例约为 3%。所以,我们发现,五粮液与剑南春都在涨价。但是,他们涨价的方式并不相同。而且,两者的涨价行为对他们自身,以及对白酒行业的影响也并不相同。那么,剑南春的涨价行为,对其自身品牌又有什么意义和影响呢?

   笔者认为,剑南春的小幅涨价,印证了白酒行业已经进入到“定价定天下,涨价见利润”的一个状态。剑南春酒厂因为机缘巧合的定价策略,刚好顺应了白酒行业调整期导致的高端价格回落的势态,剑南春的价格正逐渐成为当今白酒次高端价格带的主流。凭着多年来对 300 元—400 元价位市场的积极稳健运作,剑南春牢牢锁定了很大一部分忠诚消费者。随着白酒行业周期触底反弹,行业回暖后的剑南春便隐隐显示出在次高端强化霸主地位。

   2017 开年以后,五粮液、泸州老窖,甚至古井贡等白酒品牌,都在不断向行业投放利好消息,剑南春也在其列。五粮液等品牌价格提升调整好后,剑南春也进行价格微涨。通过此举,剑南春不仅将获得更高利润的能力,也强化了次高端价格带的领袖地位。剑南春此时此举既可见到其受到圈子兄弟影响的痕迹,也可见到其操作之稳健。不抢人先,但求一稳。

名酒提价造成行业格局变动洗牌

   从行业发展历史上来看,白酒行业的名酒提价表现出一种周期性,而且每一个轮次的名酒提价,都会造成行业格局的一次变动洗牌。1988 年,国家放开白酒行业价格管控,各地名酒相继提价。茅台价格 140 元,五粮液价格 80元,剑南春价格 36 元。因汾酒坚持“民酒路线”而提价较少,就导致汾酒行业老大位置不保,从此形成“茅五剑”三强并立的格局。进入 21世纪,五粮液便开始大幅涨价,并终于超越了老大哥茅台的价格,也随之拿下了行业第一的宝座。当然,五粮液的头把交椅并没有坐很久。因为,短短三五年时间里,茅台连续涨价,当 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再次成为行业标杆的时候,茅台便又夺回头牌。因为剑南春提价跟进不及时,泸州老窖通过高端价位国窖 1573 的推广,逐渐在榜眼的位置上挤掉了剑南春。从此之后,白酒江湖变幻更甚。洋河蓝色经典系列、海天梦征战全国,郎酒红花郎领头、群狼共舞,汾酒百亿梦想、梦圆梦碎,但铁打的茅台却是再也没有变动过了。所以,2017 年白酒行业这一轮次的集中提价,昭示着行业格局变动的大幕已经缓缓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