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仁国:国企领军者的坚实身影

2017年5月1日第12期        作者:文/ 金浩 编/刘彬        2017-07-31       

   3 月 17 日一大早,从北京“两会”赶回茅台的全国人大代表、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向全集团传达参会精神。

   今年“两会”,袁仁国提出的建议题目是《关于做好经济新常态下老字号的发展与传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对国企改革、品牌文化、产业战略等等,一直是他关注的话题。

力推“老字号”成全球市值第一酒类品牌

   袁仁国所生所长的仁怀,酿酒的故事可以追寻到《史记》中所记载的汉武帝时期,酒香亦是山水香。从 1975 年以知青身份走进茅台酒厂参加工作,至今已有 42 年。对袁仁国来说,茅台不止是一瓶酒,更是他一辈子的念之想之忠之的事业。

   在茅台,袁仁国从背酒糟的工人做起,踩过曲,管过稻草、做过宣传干事和办公室秘书,任过车间主任,干过办公室主任,任过总经理助理、副总、总经理、董事长,一步一个台阶,多岗位、多层级的历练,塑造了一个现代企业家的能力与个性。袁仁国经历的时代,涵盖了茅台从作坊式工厂,向现代企业转型;又从国有工厂,向大型国有企业迈进;再从计划经济时代迈入市场,并成长为股票市值全球第一、单品销售收入全球第一的全球知名酒类品牌企业。

   熟悉茅台历史的人知道,这种巨大变化的背后,凝聚了多少艰辛与执着。袁仁国进厂时,茅台酒厂刚刚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业改造,作为现代企业所必需的管理标准化、质量监控体系化等等,还在摸索之中。

   这种空白,给了他参与并见证一个企业从基础做起,不断创新迈向现代企业的宝贵历程。

   以袁仁国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茅台人,正是这样,从很低的起点开始,推动着这个中国“老字号”,发扬工匠精神,持续成长,走向未来。

   “对中华老字号的关注,也源自我们自身的发展体会。”袁仁国说,作为香飘世界的国家名片,茅台的成长充分说明,中华老字号不仅可以世代传承,也可大步走向世界。

连续 18 年“赢销”改写全球型烈酒格局

   直到 1997 年,茅台还处在“计划加批条”的优越里,不愁市场。

   1998 年 4 月,袁仁国就任茅台集团总经理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和山西朔州假酒案影响,国际国内市场风云突变,昔日车水马龙的企业顷刻间门可罗雀,茅台酒一夜之间被逼到了死角上。

   危机倒逼改革。背水一战的袁仁国,率队跑遍全国,建立面向市场的营销队伍。当年,茅台酒的销售,完成了年度任务。从那一年开始,袁仁国系统归纳出一整套以市场和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八个营销”。

   经过茅台人不断深入实践和升华丰富,“八个营销”演进为今天的“九个营销”理念:工程营销、文化营销、事件营销、服务营销、网络营销、个性营销、感情营销、诚信营销、智慧营销,在全球酒业发展中,打造了独具茅台特色的营销网络体系和哲学。

   “九个营销”,成为茅台跨过寒冬,连续 18年跨越发展的“赢销”战略。

   2016 年,茅台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502 亿元,同比增长 19.5%。利税 381 亿元,同比增长 16.1%。利润总额 243 亿元,同比增长 6.9%。上交税金 188 亿元,同比增长 23.2%。

   而在 1998 年袁仁国刚就任总经理时,贵州茅台酒厂的全年销售收入只有 8.1 亿元人民币,上缴税利 2.92 亿元人民币,18 年后,这两个数字分别增长了 60 多倍和 190 倍;18 年前,茅台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数字微不足道,18年后,茅台酒在海外实现销售收入 3.2 亿多美元(合计人民币近 22 亿元),茅台市值则高达4200 亿元人民币(合 605 亿美元),与全球烈酒第一品牌帝亚吉欧(市值 530 亿英镑,合计 650亿美元)之间,只有 45 亿美元的差距,改写了全球烈酒市场的格局。截止 4 月 20 日,茅台股价 415.31 元 / 股,总市值达 5217.12 亿元。

首创“文化酒”力争千亿世界名企

   茅台酒属于酱香白酒,常有人赞叹它是“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专家在茅台酒里找出了 1200 多种成分和 110 多种香气物质,堪称奇迹。

   2016 年 11 月 12 日晚,美国旧金山艺术宫,也是 1915 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旧址,“贵州茅台日”一周年庆典活动现场,人头攒动。

   吸引着一张张好奇的洋面孔的,不止是空气中令人迷醉的酒香,更是以茅台为代表的中国白酒生而有之的神奇文化。

   袁仁国是“文化酒”概念的创造者。14 年前,袁仁国就撰写过一篇文章,题目为《迎接文化酒时代的春天》。在这篇文章里,他这样预言:“当知识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时,文化对于酒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中国白酒业迎来了一个可能孕育着深刻质变的全新发展阶段——文化酒时代。”14 年过去了,这个观点被中国白酒行业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回头来看,推动茅台快速发展的秘密武器,就是文化。”袁仁国说,“我们赶上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大时代。一个大国崛起的标志,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硬实力上,还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而国酒茅台,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是文化自信的一个国家符号。”

   在袁仁国的带领下,茅台阔步而行,自2015 年在中国香港、俄罗斯、意大利、美国开展全球品牌推介之后,2016 年 12 月 6 日,又来到德国汉堡,举办“与德国干杯——中国茅台一带一路行”主题大型品牌推介会,开启了茅台“一带一路”行全球战略的首站之旅。不仅产品的足迹迈向四海八方,茅台的经营策略也愈加丰富多元:2 月 24 日,由茅台集团领投的华贵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营业,结束了贵州没有本土保险法人机构的历史,同时掀开了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大茅台时代”——到“十三五”末,茅台集团将成长为产融结合、双轮驱动的千亿级世界知名企业。

世界巨变,茅台酒香不变

   3 月 5 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会场上,面对众多媒体记者,袁仁国掷地有声: “茅台的成绩,是干出来的。”

   是的,茅台酒香未变,而茅台集团已成功完成消费转型,公务消费由过去的 35% 以上降至 1% 以内。“十八大”后的反腐倡廉,非但没有打击茅台的销售,反而刺激了民间消费,优化了茅台酒的市场结构。茅台酒销售量的不降反升,有力地反驳了“反腐打击经济”的荒谬论调。

   名酒也是民酒。茅台不止是百姓餐桌上的不可或缺,也是百姓生活中的不可或缺。茅台从未放下肩上社会责任的担子,仅 2015 年,茅台集团就投入了 20 多亿元,支持茅台镇环境改造,出资 5000 万元用于赤水河保护,出资用于贵州的形象宣传,连续第五年出资 1 亿元开展“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大型公益活动。

   不止如此,茅台集团还不断提高在贵州的扶贫与公益力度,为“十三五”贵州完成脱贫减困任务承担更多的责任。2016 年茅台集团投入希望工程的 1 亿元人民币,有一半用于贵州,资助万名贵州省贫寒子弟实现大学梦。此外,茅台集团还深入遵义道真县,进行精准扶贫,先后派出数千名员工全方位参与当地贫困社区建设。“十二五”以来,茅台集团已累计投入 23 亿元用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更是白酒行业中唯一连续八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

   自 19 岁跨进茅台酒厂那雄伟的厂门,袁仁国见证了 40 多年的茅台之路。世界巨变,而茅台酒香不变,茅台的拳拳之心不变。当然,袁仁国的白头发,变得越来越多了。

   袁仁国高兴地说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栗战书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的场景:战书同志直接问,现在茅台品牌多少钱了,我说接近 2000 亿元了,他给了一个大大的赞。我提起战书同志当年主政贵州任省委书记时曾提出的希望: “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自豪地汇报这个愿望已经提前实现,现场立即响起一片掌声。


   一个大国崛起的标志,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硬实力上,还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而国酒茅台,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是文化自信的一个国家符号。